文章來源: 蔡麗雲 博士
有關自律神經系統的解剖學、生理學、藥理學開始於歐洲文藝復興之後。在此之前,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將人體分成兩個系統,對於一些無法自行控制的生理現象,例如心跳、流汗,都統稱為animal spirits。而可以由人自行控制的生理現象,例如呼吸、肌肉收縮稱為organic unit。
目前知道,第一個真正探究自律神經系統的人是蓋倫 (Galen,A.D. 129-A.D. 210)。蓋倫解剖動物並追踪神經在胸腔和腹腔的路徑,以及與各個器官的連結。在觀察這個神經系統後,蓋倫提出一個假說,他相信神經就像是一個管道,讓“animal sprits”在器官之間流動。 當一個內臟發生變化或疾病時,透過這個管道另一個內臟也會感受到變化,因此他將此管道命名為sympathy。
當時蓋倫認為sympathy起源於腦部,他稱為第六腦神經,在當時他並沒有副交感神經的概念 (現代已經知道交感神經起源於胸腰椎;副交感神經起源於延腦。)
另一個問題是,sympathetic nerve的中文為何不叫「同情神經」? 為何叫「交感神經」? 據說交感神經是日製漢語,大家不妨查一查 。
Vesalius在一千多年後 將蓋倫的第六腦神經進行繪圖
Thomas Willis (1621-1675) 對自主神經系統的描述又更加詳細,除了繪製”sympathy”的走向,也增加神經叢、神經節的描述(下圖)。Willis認為神經節就像樹幹的分支點,它們收到了上游神經的訊息並引導這些訊息流向下游的神經。但是,Willis還是認同Galen所提出的sympathy來自第六對腦神經。
Bichat (1771-1802) 在1800提出 ”ganglionic nervous system”,他認為sympathy神經系統在動物體內有2種功能,一是調節體內的營養、生殖及生長; 另一是對外界環境變化的應對和調節。有機體的上述兩種功能並不是獨立地進行著,而是在大腦皮質的統一調控下相互聯繫與調整。Bichat在1800年發表的想法贏得了廣泛的認可,但不幸的是,他在1802年時就去世了。
Reil 繼承了Bichat 的想法,他使用了“植物神經系統” (vegetative nerveous system) 一詞,取代了Bichat的ganglionic nervous system,他認為vegetative更可以代表這個神經系統具有生長與營養的功能。
英國生理學家John Newport Langley (1852-1925)在1905年,發現vegatative nerveous system有兩類神經,其生理與藥理的作用相反,他後來提出“自主神經系統 –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”的概念,並創造了副交感神經_Parasympathetic 一詞,Langley提出的名詞一直沿用至今。
參考文獻:
Oakes, P. C., et al., 2016a, A history of the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: part I: from Galen to Bichat. Childs Nerv Syst 32(12):2303-2308.
Oakes, P. C., et al., 2016b, A history of the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: part II: from Reil to the modern era. Childs Nerv Syst 32(12):2309-2315.